新兴市场投资的焦虑与展望

2018-09-17 10:25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 微信公众号“谈股问君”(lishaojunPhD) 5590




核心观点


风险交汇口的判断延续,新兴市场冲击成为新的焦点: 自今年7月,我们提出在中美经济金融周期“双错配”与全球化趋势受阻的背景下,来自中、美、全球、香港自身的多方风险因素正在快速聚集,中国权益市场(尤其香港)成为了多维风险的交汇口。频繁应对各方风险冲击依然是市场的主要矛盾;就当前而言,新兴市场交易呈现退潮迹象,成为了风险的新焦点。


第一,三项基本因素逆转导致新兴市场交易退潮

投资新兴市场自2016年以来开始逐步退潮, 2018年有所加速。 这主要来自于三项基本因素的转变:“新兴经济相较发达的成长性优势逆转” +“宽松美元、廉价美元时代终结” +“中国工业经济增速换挡、需求放缓” 。新兴投资者回报预期与风险平价进入修正期,而贸易摩擦成为加速器;经济与币值的压力向资产层面传导,推动新兴交易反转,新兴资本市场的焦虑期正式开始。


第二,新兴市场的风险梯度与未来展望

从长短两个视角衡量新兴市场的风险梯度。 短视角: 以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以及财政余额占GDP的比构建四象限衡量经济体面对外部冲击的稳定性,风险梯度为: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印度、南非、哥伦比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智利。当下新兴主权信贷违约互换隐含短期风险溢价或有所回落,但面对年末FOMC加息, 10-11月新兴将再面考验。 长视角:看国际分工,区分资源推动型与制造推动型,探寻新兴边际增长的来源。 我们认为,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未来新兴市场内部将形成分化,东南亚将优于拉美。


第三,维持港市风险交汇口判断,其货币、楼市、股市或将继续承压

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市场对于美元利率变化与新兴市场风险引致的流动性冲击更为敏感。 目前看来仍需要应对各方的风险冲击:美元利率上行、资本流出/中美贸易战持续对抗/中国经济金融周期向下。 未来一段时间,应对各方风险冲击仍将是市场的主要矛盾;我们认为中国权益市场尤其是港市的低估值+高风险溢价状态仍将持续,香港货币、楼市、股市将继续承压。 


风险提示: 上行风险-美联储加息节奏及强度不及市场预期、中国经济上行超预期;下行风险-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经济失速。 


获取PPT原文件与数据库文件,欢迎与我们联系


立身陸港, 放眼全球



正文